家庭教育“三字经”
已有 509 次阅读|0个评论|来源:网络|2014-12-15 10:43:25

亲子问题处理得当家长开心孩子幸福,家庭教育中往往很多父母偏离了正常的教育轨道,不是过分宠爱孩子,就是管教严格、态度严肃,作为家长我们都想培养出品德兼优的好孩子,但却很少思考和观察自己一直的教育方式对不对,孩子出了错只是一味的埋怨孩子、或者学校。


家长是家庭文化的载体,孩子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家长身上找到根源。家长更好的认识自己,才会更加了解孩子。

蹲下去

这不仅指身体上的蹲下去,而是指心态上的蹲下去。有时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议小孩不接受,一般的家长就会大发雷霆。其实,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的建议对于小孩来说是否合适。不妨换一个角度,从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。一般的母亲都喜欢逛商场,但小孩子不一定喜欢,为什么?你蹲下去看一看,就会发现:你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,他(她)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腿。你如果埋怨他(她)不听话,你有道理吗?所以,在小孩不听话的时候,最好换一个角度去想,这样,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。


敢放手

小孩为什么不愿与大人们交流,不仅仅是什么代沟的问题,更主要的是我们这些成人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,不愿跟他们做朋友。试想你整天摆出一幅长者的脸孔,以一种教训的口气,不停的抱怨,不停的责备。他怎么会听你的话呢?通常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会说:请大家关上手机,认真的听两个小时;如果你连两个小时都坚持不下来,你有什么资格来责备你的小孩,要知道他(她)每天在教室里要坐上八九个小时,不说学习,只是坐着都不好受,可是我们有哪位家长能体会小孩的苦处呢?所以,奉劝家长们尽量放开手去,让小孩自己完成他自己的事。这样对小孩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。


多鼓励

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总是离不开鼓励的,这一点家长们都应该知道。关键是如何鼓励,以什么方式鼓励,在什么时候鼓励。这些家长们未必都十分清楚。这里有几个误区:第一,一味地强调物质鼓励。小孩考好了,他提什么要求都可以,考差了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了。第二,不适当的鼓励。有些家长机械地认为,提倡鼓励就是不管小孩做得怎么样,都是一样的鼓励。到最后,可能你的鼓励对你自己而言都没有什么吸引力。第三,从来不鼓励。认为严厉可以让小孩更好的成长。


给自由

一般地说,自由的空间更有利于个性特长的发挥。戴着锁链跳舞对小孩来说未免太过于严格了。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孩,由于生理心理年龄的逐步成熟,他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,他需要有更多的私人空间、更多的个人自主权。因此,家长除了不能一一代劳他的日常事务之外,更要学会尊重他的自我空间,给他一定的自由选择、自由安排的时间和权力。不要以为处处为他设想、处处为他安排的做法,他会买帐。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家长偷听小孩的电话,盘问与小孩交往同学的情况,控制他学习的时间和内容,这些行为,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小孩隐私的干涉、是对他的不尊重,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。如果严重的话,可能会伤害小孩的自尊,引起他的逆反心理。到这时,再来挽救恐怕就很麻烦了。


作学生

好为人师是人的共同特点。不仅大人有,小孩也有。过去我们总是以批评的眼光来看待好为人师,其实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。在我们对小孩的教育中,如果较好的运用人的这种好为人师的思想,教育效果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提高。


慎培优

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现在学生的生活状态的话,那就是"累"。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慨:平时上五天课,星期六学校补课、星期日课外培优,想不累也不行呀。也许有些家长会说,别人都在这样做,我不做,我的小孩不是要落后吗?回答是:否。你必须知道孩子适合什么样的“培优”。传统的培优班有两种:一是超前学习;二是加强训练。前者虽然能给孩子带来一时的成绩增长,可是一旦停止,又会被“打回原形”;后者只能让孩子深陷题海,增加对学习的厌烦感和倦怠感。所以,建议家长让孩子参与“培训班”的选择,放松成绩的压迫,让孩子的兴趣爱好得到培养。另外,则需要选择提升孩子综合学习力的培训班,着重激发孩子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,引导他们自主学习,轻松学习,真正掌握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。


重身教

俗话说: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不必到处寻找所谓的榜样,你自己就可以是一个榜样。言传不如身教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你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起着潜移默化而且重大的影响。如果你在与朋友抹牌下棋,你就不要指望小孩在家里认真学习;你在与朋友交杯换盏,你也不要指责他聊天上网打电游。因为你已经给他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。

教育孩子是一门很深的学问,大道理我们都懂,但做起来似乎不那么容易,为了孩子希望所有的的家长能够有毅力去做的更好。

0

评论 我要评论

还没有评论